新闻动态

最新动态

再无水漫金山,这里有佛,有景,有禅意;如诗,如画,如故事!

发布者:镇江三山风景区 发布时间:2019/9/9 16:21:49 点击次数:941 关闭
“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手难牵。十年修得同船渡,百年修得共枕眠。”相信大家对于这首歌曲一定不陌生,在《白蛇传》的故事中,白娘子为了救出丈夫许仙而水漫金山,他们的爱情感动了世人,而这个棒打鸳鸯的和尚叫法海,相传他就是金山寺的和尚。

初秋之际,带你走进金山寺,看一看这个充满传说的寺院。


寺门两怪 传奇色彩

早晨,来到金山寺大门前,看着这个古朴的寺门,没想到暗藏玄机。金山寺的大门有两怪。第一怪是方向不对,中国的建筑讲究坐北朝南,所以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,而金山寺的山门偏偏面朝正西,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?

这是因为金山原来是耸立在江心的一座孤岛,长江由西向东奔流,古代游人站在山门朝西望去,但见滚滚大江奔腾而下,惊涛骇浪拍岸,远处群山起伏,一望无际,胸中顿生豪气,更觉金山“崇然天立镇中流,雄跨东南二百洲”。
同时佛教认为西方有佛国净土,寺庙大门向西有开门见佛之意。从大门这个小小的设计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的匠心独具。
大门的第二怪是,我们都叫这座寺庙“金山寺”,然而牌坊上方挂的匾额却是“江天禅寺”,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其实,这金山寺和江天禅寺就是一回事。金山寺,始建于东晋,距今已有1500多年,初名“泽心寺”;唐朝改称“金山寺”;宋真宗天禧年间,因皇帝梦游金山寺,所以赐名“龙游寺”;“江天禅寺”的招牌是康熙皇帝给改的。


石狮一对 忠孝两全

走进牌坊,会看见一左一右两只石狮子。很多人喜欢把这一左一右的两只狮子看作一雌一雄,其实所谓男女、雌雄、公母不过是阴阳的一个方面罢了。

右边狮子脚下踩着绣球,象征着对权力的掌控,就要考虑如何尽忠;左边狮子脚下踩着小狮子,指子孙绵延。所以,这对狮子在这里是要告诉我们要做到忠孝两全。

在中国的文化中,狮子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,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,与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神兽。既然是神兽,又和佛相关,因此安置在宅院门口起到镇宅僻邪、消灾延福的作用。在金山寺,随处可见石狮。


山被寺裹 塔拔山高

走进金山寺,立即被浓郁的禅意包裹。金山寺香火旺盛,更多的人之所以知道金山是因为《白蛇传》里的法海和尚。这个故事里棒打鸳鸯、坏了一段好姻缘的恶和尚法海,在历史上确有原型,而且是一位修为很高的高僧。据记载,少年法海被送入佛门出家后,金山寺被毁,法海跪在残佛前,燃指一节,发誓修复山寺。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,终于修复了寺庙。法海对佛教在江南地区的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,被奉为金山寺的“开山裴祖”。现在金山寺里还有法海洞。

走在金山寺中,烟火味氤氲在空气里,让人有一心向佛的感受。现在寺中有山门殿、大雄宝殿、留玉阁,观音阁等,虔心去焚香,心诚则灵。听着屋檐角的铜铃声,透过镂空窗户,看到的一面面黄墙,一个个砖瓦屋顶,都是充满禅意的优美画卷。穿过长廊,抬头便可看见慈寿塔——也叫金山塔,是寺内的最高建筑。眼前的慈寿塔清秀挺拔,矗立于金山之巅,仿佛把海拔不过五十来米的金山都拔高了。

塔为砖木结构,七层八面,每层四面有门,可以供游人登塔远眺,是欣赏金山全景以及长江风光的一个绝佳所在。

一路走来,从山门进天王殿,经大雄宝殿登山,一路走来逐级升高,沿途台阶相接。殿宇参差,一座座亭台楼阁顺着山势把金山镶玉嵌金般包裹起来,不见山体,只见金碧辉煌,山寺浑然一体,形成一种奇特的“山裹寺”建筑特点。


等到夕阳西下,顺着台阶往回走,正值初春,金山上的几株银杏依旧金灿灿的,落日余晖照着,黄墙、黄昏......为这日的金山之行烫下一个璀璨的句号,心境也随着金山寺的钟鸣声沉静下来。

这里有白蛇许仙的动人爱情,这里有水漫金山的传奇故事,这里有得道高僧的真实传说,这里有香火鼎盛的庙宇佛堂,这里有充满佛学的禅意哲理,这里有如诗如画的优美风景......这里,就是金山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