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固楼 |
发布者:镇江三山风景区 发布时间:2018/4/16 9:07:40 点击次数:1056 关闭 |
![]() |
位于北固山后峰山顶。据《北固山志》记载,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初期。公元339年,晋将蔡谟镇守京口,于北固楼上建楼,以置军备,号曰北固(《南史萧正义传》《北固山志》)。自晋至梁200多年,北固楼一直为朝廷兵家重楼。公元544年,梁朝仁威将军临川王萧义任南徐州刺史,梁武帝萧衍御驾幸京口北固楼,登望许久,敕曰:“此岭(北固山古称别岭)不足固守,然京口实乃壮观”(《梁书?梁本纪十四》),欣然咏《登北固楼》诗一首,亲笔题字“天下第一江山”。自此以后,北固楼渐由军事重楼成为游览及历代文人墨客赛诗题词之名楼。 2010年复建的北固楼是一座宋式仿古十字脊阁楼式建筑,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,高19.9米,共三层。是按宋代《营造法式》的规制营建,榫卯结构不用一钉,屋顶采用琉璃瓦,充分展现了现江南楼阁的特色。底层带副阶,空廊与周围环境融会贯通,内为展厅,设置版画北固山及北固楼全景。一层朝南大门上是由言恭达(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)篆书“东南胜概”;厅内正中摆放由赵黻的《江山万里图》的局部。赵黻,南宋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人,住长江边的北固山,与大江自小建有深厚的感情,对两岸的山颜水貌、阴晴雨蔼的瞬息变化真正了如指掌。 赵黻是师从宋代画家李唐,又广采博学,别具一格。《江山万里图》以长卷形式描绘长江景色。画面由虚而实,由远而近,由大而小,烟雾弥漫,烟波浩荡,层峦叠嶂,惊涛拍岸,风雨交加,小船逆浪而行,险象环生,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壮丽场面。堪称南宋绘画的杰作;四周墙上分别是毛泽东主席手书的《南乡子?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和《永遇乐?京口北固亭怀古》,以及原江苏画院钱松喦院长1934年游京口三山时所画的《三山胜景图》;二层为暗层,主要陈设了介绍北固楼历史的名家书画;三层南北开门,东西开窗,面面皆景。临楼远眺,大江风貌,城市山林,一览无余,重现了辛弃疾笔下“何处望神州,满眼风光北固楼”胜景。中间主屏风两侧分别临摹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局部,《千里江山图》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,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作者王希孟,十多岁入宫中“画学”为生徒,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,后召入禁中文书库,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,半年后即创作了《千里江山图》。惜年寿不永,20多岁即去世,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。《千里江山图》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,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