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露寺“刘备招亲”
甘露寺位于北固山后峰之巅,正门上方的“古甘露禅寺”相传为张飞亲笔所书。甘露寺始建于东吴时期,相传是孙权为其母吴国太所建,专供吴国太烧香拜佛之用。到了唐代,由润州刺史李德裕将寺庙由山下迁至山上,建成时因久旱而天降甘露,故取名“甘露寺”。 甘露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,几经兴废,现在的甘露寺是清光绪年间修建的。甘露寺建筑特点与金、焦二山不同,采用了“以寺镇山”的手法,故有飞阁凌空之势,形成了“寺冠山”的特色。古甘露寺规模宏大,宋代已有僧侣500多人,经历朝扩建至明、清时期,寺宇、殿堂、僧舍计有200余间,康熙、乾隆二帝曾在此建有行宫。古甘露寺庙宇、亭台、碑刻甚多,历史传说也不少,特别是相传东汉建安十四年(公元209年)孙刘联姻在甘露寺相亲,驰名中外。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描写了“吴国太佛寺看新郎,刘皇叔洞房续佳偶”的故事,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这里。相传孙权与刘备结盟,共御北方强敌曹操。但是吴、蜀都想夺取鄂西长江边的重镇——荆州。孙权和周瑜定下了一条美人计,以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诱饵,邀刘备到东吴来结亲,就势把他扣留起来作为人质,逼还荆州 ,谁知这一计策被诸葛亮识破,他派赵云护卫刘备过江招亲,并给了三条锦囊妙计,让他见机行事。刘备一行一到东吴,赵云就打开了第一条锦囊并依计行事,他吩咐手下士兵上街采办结婚礼品,并在城中大造声势,把吴蜀联姻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,又带着礼物去拜见乔国老,欲通过乔国老把这件事传到吴国太的耳朵里,国太一听大吃一惊,我女儿要出嫁了,我怎么会全然不知呢?于是询问孙权,孙权只好如实相告,此乃美人计也,为的是夺回荆州,国太大怒:“什么计策不好用,这样岂不是玷污了我女儿的名声。”乔国老劝到:“事已至此,那刘备也算是汉室宗亲,不如真的招他为婿。”吴国太听了,觉得这样也行,就决定在甘露寺相亲,如果相中了,就招他为婿,如果相不中,任凭他们处置去吧!东吴将领吕范得知后,对孙权说:“何不令贾华伏兵三百刀斧手于长廊下,若国太不喜,掷杯为号,一声令下,将刘备拿下。”孙权点头同意,且说第二日,吴国太在甘露寺一见刘备,果然是仪表非凡,只见他两耳垂肩,猿臂过膝,一副大富大贵的帝王之相,心中非常欢喜,忙对乔国老说:“真乃吾婿也。”这时,赵云进来悄悄告诉刘备,廊下伏有刀斧手,可告知国太,刘备立刻跪在国太面前说:“若要杀刘备,请快快动手吧!”国太不解:“我已招你为婿,何来杀你之意呢?”刘备说:“长廊下埋伏的刀斧手,不杀我还有谁啊。”国太问清情况后要杀贾华,刘备出来求情道:“若斩大将于亲事不利,刘备也难有立锥之地。”吴国太大喜:“我婿乃仁慈之辈”,就赦免了贾华。于是,便有这样一句话:丈母娘看女婿,越看越欢喜。
数日之内,刘备即与孙尚香完婚。周瑜一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,命部下修整东府,广栽花木,增加女乐数十人,刘备成天沉溺在声色之中,全然不顾荆州之事。赵云焦急万分,无奈只得第二条锦囊妙计,立刻报告说:“军师来信了,说曹军要报赤壁之恨,直杀荆州,请主公即回”刘备慌了手脚,想和夫人告别又不舍,孙夫人说:“即已事君,当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于是两人约定除夕之夜到江边祭祖,借机逃离东吴,吴国太对祭祖之事非常支持,并给了出城的腰牌。
到了除夕那一天,刘备等人匆匆出城赶往江边,孙权得知后,兵分两路拦截追击,这时,刘备看到前有拦截之兵,后有追赶之兵,情急之下,赵云打开了第三条锦囊,刘备看了后,依计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夫人,孙夫人听了十分生气“即然我哥哥不仁,休怪我不义了”于是亲自出面喝退追兵,手执长剑护卫刘备出逃,这一行人逃至刘良浦,突见江岸上有二十余只拖篷船,原来是诸葛亮在此等候多时,刘备等人上了船,周瑜等才赶到,但为时已晚,诸葛亮命士兵齐呼,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即借孙权的妹妹孙尚香邀刘备到京口招亲之机,扣留刘备,逼他交出荆州。孙权的美人计被诸葛亮识破,将计就计,促使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到甘露寺相亲,吴国太一见到刘备“两耳垂肩,双臂过膝”,一副天子相,极为满意。于是孙刘联姻的事便弄假成真了。孙权和周瑜的美人计失败,落了个“周郎妙计安天下,陪了夫人又折兵”的下场。古甘露禅寺驰名中外。1898年美国传教士吴板桥在游记中称北固山是:“一个皇帝和一个将军的妹妹结婚的地方。”1955年12月28日,茅以升出访日本归来在杭州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,当毛主席得知茅以升是镇江人时,立即高兴地说:“镇江的甘露寺是出名的……”。
天下第一江山石刻
我们看“天下第一江山”几个大字,字迹雄秀,气魄非凡。相传三国时,刘备来东吴相亲,孙权陪刘备观赏江景,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,大江东去,一望无际,气势雄伟,不禁赞叹道:“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!”后来梁武帝登北固山时,见北固山景色非常壮观,兴致地勃勃挥笔写下了“天下第一江山”六个大字,可惜后人保管不力,御笔已无从寻找了,现在我们看见的这块石碑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吴琚所书,清康熙年间,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,从此北固山号称“天下第一江山”。石刻下面有一块石头名曰“美人靠”,是取景拍照的佳处。
鲁肃,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军事家、政治家和外交家。鲁肃年幼丧父,家境富有,但他乐善好施,不善理家,常散财卖地,赈济贫困,乡人无不称赞。当年周瑜任巢长,率部署数百人投奔孙策,路经鲁肃家粮食告尽,求助于鲁肃,鲁肃即指着家中两个各储三千斛的粮囤,让周瑜取一,从此两人结为金兰之交。鲁肃遂由周瑜引荐去见孙权,与孙权一见如故,竭力辅佐孙权,每遇大事,他都参赞谋划,且思深虑远,有过人之明。周瑜临死前举荐鲁肃任都武校尉,官拜横江将军,后因鞠躬尽瘁、呕心沥血、积劳成疾,终年46岁。
鲁肃死后,孙权多处修建鲁肃墓,足见其思念之情。为便与观瞻凭吊,于一九九三年八月迁鲁肃墓于北固山下。
太史慈字子义,东莱郡黄县(今山东掖县)人,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武将,《三国演义》中说他身高七尺七寸、英俊潇洒、猿臂善射、弦不虚发,对父母极其孝顺,对朋友非常仗义。因为劝刘备帮助孔融解北海之围而声名鹊起。之后太史慈就投奔了自己的同乡扬州刺史刘繇。一次太史慈在丹阳城外的神亭与小霸王孙策相遇,两人大战三百回合直打到徒手肉搏,也没能分出胜负,直到双方部下赶到才把两人分开。孙策仰慕太史慈的英勇善战,后来周瑜设计收服了太史慈,之后太史慈屡立战功,孙策死后又力保孙权。在攻打合肥与曹军大将张辽作战时,不幸中了毒箭医治无效而死,是年41岁,孙权将他厚葬于北固山下。后因北固山中峰塌方,政府出资重修此墓,现墓室为半圆形,墓碑上书“吴孝子建昌都尉东莱太史慈子义之墓”。
在凤凰池右边,有两块一分为二的巨石,这就是“试剑石”,又名“恨石”。高的一块约1.5米,矮的一块减半,中间都有裂缝,平整如削,石上“试剑石”三字清晰可辨。据《三国演义》中说,赤壁大战后刘备用诸葛亮之计巧夺了荆州,孙权一直想要取回荆州。恰巧刘备的甘夫人去世,周瑜便向孙权献计,以其妹孙尚香为饵,用美人计把刘备骗来东吴相亲,企图把刘备作为人质逼其交还荆州。刘备自来东吴一直寝食不安,不知自己能否安全返回荆州。一日孙刘二人同游凤凰池,刘备见池中有一块巨石,当即拔下佩剑,仰天暗自祈祷:“我若能返回荆州,成霸王之业,剑下石裂,若死于此地,剁石不开。”手起剑落,只见火花飞溅,石头应声而裂。孙权见此便问刘备:“你为何恨这块石头?”刘备假意地回答道:“备已年近五十,不能为国清除贼党,心中异常愤慨。今幸蒙国太招我为婿,是我一生幸事。我向天问卦,如能破曹兴汉,就劈开这石头,现果真如愿。”此时孙权暗想,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?也拔出宝剑对刘备说:“我也来问问天意,若能破除曹贼,也将石头劈开。”心里却暗自祈祷:“如能再取荆州,兴旺东吴,石头也裂成两半。”随即挥剑劈开了另一块石头。两人均暗暗自喜,于是留下了两块试剑石。试剑石旁还有刘备、孙权石雕像,左边是孙权,右边是刘备。两人长袖宽袍,手执利剑,线条简洁有力,特别是两脸相向的表情,虽是写意性的粗粗几笔,但欲联欲拒各怀心机的深沉却表露无遗,很让人玩味。其实,根据地质专家考证,试剑石的形成来源于地质的演变,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,因岩浆喷溢地表形成火山岩,这些岩石多裂缝,再由风化侵蚀成现今形状,并非钢刀利剑所能劈开。苏州虎丘也有一块石头被命名为试剑石,那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,为打败吴王夫差起誓时劈开的。